Wenting 高中毕业就赴美留学。
在大学曾在学校的心理咨询热线服务长达一年半,积累了充足的临床辅导经验。2014年被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硕士项目录取,专攻临床心理咨询方向。
毕业后,她在纽约的社区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工作,并将于2018年3月完成实践小时数的积累,拿到心理咨询师的执照。
今天,她会给我们介绍下在美国学习并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体会。
嘉宾介绍:
姓名:Wenting
本科:埃默里大学
硕士: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
职业:约的社区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工作
访谈内容:
Z为择由教育,Wenting 为被访嘉宾。
Part.1本科学术经历
Z: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心理学专业?
Wenting:
我从小就很喜欢看科幻类、侦探类的小说,特别喜欢研究人性。总觉得人性的丰富程度,一辈子都无法参透。
这也许就是我对心理学专业兴趣的萌芽吧。Emory University(埃默里大学)的医学院非常有名,当时我也考虑过是否要学医学预科或者是牙医预科。
但后来在网上查资料、咨询导师后发现,在美国学医的门槛太高,不仅要求成绩顶尖,而且一般都是有绿卡或是有美国身份的申请者才会被录取,所以我当时查到的国际学生医学院的录取率仅有1%-3%。
再加上我对医学院必修的生物、化学类的课程实在提不起兴趣,所以最后选择了与医学搭一点边,同样是以助人为乐我能读下去同时又很感兴趣的心理学专业。
Z:能介绍一下在美国读心理学本科和研究生的经历吗?
Wenting:
本科的心理学专业要学习各大心理学派,包括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工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神经心理学等等。
对我来说,最大的挑战不是语言层面的,而是兴趣层面的——因为我对生物实在没什么兴趣,所以对以脑神经科学为基础的心理学分支学得很艰难。
在美国,如果要拿到心理咨询师的执照是一定要读硕士研究生的。但是我导师也曾经跟我说过,如果主要兴趣是临床类工作的话,没有必要读博士。
研究生的课程与本科相比,会更加的细分。本科时候我的专业是Psychology,什么分支都要学习,而研究生则是有明确发展方向的Psychological Counseling。终于不用再学生物学和神经学了!课程的难度没有增加很多,但对学生的自主性要求会更多——不像本科有助教、考试等各种手段来监督我们了。同时,研究生阶段的实践机会增加了很多。
第一年,我参加过一个实验室项目,研究人的不同属性(人种、年龄、性取向等)的碰撞和融合。研究的课题比如,一个黑人女同性恋者,就是多种弱势身份的叠加,在社会上会受到何种程度的歧视?
到了第二年,学校就要求我们出去实习。
实习分校内和校外两种。校内的实习是学校安排好的,在Dean Hope Center for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services,一个哥大对外开放的咨询服务中心。
这个项目最让我“心惊胆战”的是,整个咨询过程会被全程录像,咨询结束之后督导会一一回看录像,纠正每个人在咨询过程中不恰当的地方,或是建议一些可以让谈话更加深入的技巧。
校外的实习,每个人申请的机构都不一样,有学校、医院、NGO等等。我拿到的实习项目是去一家叫Kingsborough的社区大学做心理咨询。
得益于之前在The Emory Helpline的工作经验,这份实习我上手很快。除了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外,还要做很多心理学方面的教育和普及,比如办讲座,出海报,策划主题活动等等。
Part 2 工作与展望
Z:都说心理学专业不太好找工作,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准备求职的?通过哪些途径找到了第一份工作?
Wenting:
这不绝对,我的同专业同学都很顺利地找到了工作,只是时间会比较久一些。我在毕业后花了2个月的时间才找到了第一份工作。
心理学专业的应届生通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很多招聘Mental Health Counselor(心理咨询师)的机构,通常只招聘已经取得心理咨询师执照的应聘者。
而获取心理咨询师有三个要求,一要毕业于License-eligible的硕士项目,二要在毕业后积累满3000小时的临床实践,三要在积累满小时数之后向NBCC(National Board of Certified Counselor)这个机构申请考试,并顺利通过考试,最后才能拿到执照。
在整个环节中,找到一家能接纳没有执照的应届生的心理咨询机构,积累满3000小时的临床实践,才是最难的部分。
毕业前夕,我投了无数简历,大都因为执照问题而碰壁。但我想着,每年有那么多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总会有个地方让他们来积累工作小时数的吧?
于是我在LinkedIn网站上查阅了目前在纽约州工作的Mental Health Counselor的简历,查看他们都在什么样的机构里找到的第一份工作。
用这个方法,我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在一家叫Interborough Developmental and consultation Center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做心理咨询师。
在这家机构,你的咨询对象大多是什么背景、什么年龄层的?
主要寻求的心理咨询是哪些方面的?
Wenting:
先说一个背景吧,心理咨询行业根据来访者的功能性欠缺程度,一般会分为三个级别:来访者功能性最欠缺、也是需要最多干预和支持的一般是医院里的心理咨询科室和精神病住院科,面对的是有自杀的意念或行为,有上瘾史、或是可能对别人造成危害的病人。
他们一般要在医生的评估后服药或者住院治疗,等情况好转(没有对自己或他人没有即刻危险)之后,会转到中等级别的心理咨询服务中心来。
中等级别的心理咨询服务中心通常有可以开处方药的精神医师和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接受的人群以普通社区的居民为主。
这些来访者可能在过去曾有过危害自己或别人的想法或行为,但目前症状基本稳定,不需要住院,一般一周见心理咨询师一次即可。
最后,小型心理咨询工作室和私人诊所针对的人群是日常功能性无障碍,并且过去也没有重大精神疾病史的来访者,通常不需要吃药。
这些来访者通常社会地位更高。私人诊所收费也通常更贵,是很多心理咨询师的终极目标。
我所在的Interborough便是中等级别的心理咨询服务中心,设立在纽约的布鲁克林区,面向的是社区中的所有人。
所以我的咨询对象可以说什么背景、什么年龄层的人都有,但以当地的白人、西班牙裔、黑人为主。咨询的最常见的心理问题,小孩一般是多动症,成人更多的是焦虑、抑郁或者很多创伤后的心理修复。
每天的咨询量比较大,大致有6-7个来访者,整个疗程时间也比较长,通常在一年以上。
中国人在美国做心理咨询的其实并不多,一方面是语言和宗教的不同,另一方面就是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以中国人身份,在美国找心理咨询工作的难度有多大?
Wenting:
首先在语言方面我不存在问题,只要我不说,别人都以为我是Native Speaker。宗教信仰在心理咨询的时候涉及到的比较少。至于种族和文化方面,其实影响也并不大。
因为心理咨询的本质是和咨询师建立一段真诚的关系。
不管咨询师走的是什么流派,能产生最大影响的还是来访者与咨询师之间的相互信任。
其实我接待过这么多来访者,不管是什么背景什么宗教文化的,深入交流后会发现,身而为人,大家都会经历喜怒哀乐。只要用心倾听对方,会发现不同的宗教种族文化背景的幕布之后,普天之下人性相通。
至少在纽约,我遇到的偏见很少。
对中国学生而言,最大的挑战除了刚才提到的,找到愿意接纳无执照的应届生去积累3000工作小时数的机构之外,就是工作签证和身份的问题了。
我个人因为在办理投资移民,可以直接申请绿卡,所以没有这个困扰。但据我所知,政府旗下或者高校相关的一些机构,可以直接赞助H1B签证,而不用抽签。
我的不少同学都会选择这类政府高校机构来拿到工作签证。但具体是哪些机构可以提供不用抽签的H1B签证,一般的招聘广告上是不会写的,还是需要在面试的环节详细问问HR。
Z:在国内,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发展非常漫长,需要大量的临床小时数的积累,一般大概3-5年才能收支平衡,这就是国内很多心理咨询师最后放弃了这条路的原因。那么在美国是这样的状况么?
Wenting:
在美国,心理咨询行业是一个比较成熟的行业了。
我认识的这个专业毕业的国际生都找到了工作。但就像你说的,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发展确实有些漫长,应届生能去的机构以社区为主,很多人找到也是社工类工作,工资不高,一般年薪在税后3万美元左右。
这个收入在纽约,如果不想牺牲生活质量的话,还是需要家人资助的。
同时,它也是一个越老越吃香的行业。
如果拿到了执照,开了小型工作室,那么大概毕业三五年后,每节咨询的费用可以到达120-150美金,年薪也在15-20万美金之间,算得上是中产阶级的水平了。
如果可以自己开Private Practice(私人诊所),且不跟保险公司合作直接收现金(通过保险公司收费要填很多表格,且回款特别慢),那么收入会更高。
我目前很喜欢这份工作。
虽然我常常听亲朋好友们关心我,感觉干我们这一行就像情绪的垃圾桶,每天接收的都是来自他人的负能量,但我倒觉得,可以帮助别人的感觉很好。
能在别人的生命里留下积极的影响,我觉得这是世上最快乐的感觉之一了。
每天下班的时候,我都感觉特别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