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会有勇气选择成为一个初创公司的第一批员工。」
我出生在一个公务员家庭。从小到大被灌输的理念都是「读书要成为最好的那群、学校要考最顶尖的那批、专业要选最有发展潜力的那类」。延续着这样的思路,在求职时,也会自然而然地期待未来的公司是稳定、大型、知名度高的大公司
2013年9月我从英国兰卡斯特大学毕业回国,学的是这家六星级商学院的王牌专业:市场营销管理,除了出国前实习了3个月,在英国实习了2个月,我的工作经历少得可怜。身边的海归同学去向繁多:快速消费品行业、全球四大会计事务所、眼下最热门的金融行业、计算机行业、国企、家族企业、创业……彼时我对行业具体概况一无所知,投递简历只拣名气大的公司,岗位只选管理培训生或者市场部。反正都不是很了解,也不知道以后做什么,那选个有名的、能轮岗或者和专业相关的,总没错吧?
然后便是各种笔试面试,也陆续拿了几个不同行业的Offer。虽说对各行都不是很了解,但也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基于本身我就是留学生,曾经也做过知名留学论坛的版主,对于留学行业也比较看好,最终我选择了国内一家知名的大型留学机构,成了市场部的管培生。
回想我在这家大型机构的一年半时间,更多的还是感恩。我在这家公司遇到了很多「贵人」,比如当时的华东区总经理Holly,市场部的两位老大,以及其他部门的一些同事。因为他们,我从一个基本啥都不懂的新人,渐渐学会如何策划各类活动、如何跨部门沟通、如何写文案,再然后,就是被提拔成企划主管,开始向上级学习如何招人、如何培训人、如何制定规则……我变得更加自信、勇于尝试、敢于担当。
快速奔跑了一年多,陆续策划筹备了100多场活动,第二年,工作似乎开始循环往复。活动越做越没有激情,原先尊敬的导师离职创业,公司管理风格大变,似乎在市场企划层面也学不到更多的东西。再加上自身身体的原因,最终我选择了离开。
接下来便是度假、散心、休整。期间也见了不同行业的人,思索是否应该换个行业看看市场营销还可以怎么做,或者是继续在教育行业接触更多值得学习的东西。职业路径变得模糊,大平台似乎已经没有那么重要,那么我需要什么呢?
反思了很久,我得出了2个结论:
1. 我还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如果能有一个导师能够带着我,并给我成长的空间,可以事半功倍。
2. 我不想再重复做之前做过的市场活动,我想要接触更多新的东西。
这个时候,我想到了Holly,这个真正意义上教会我如何策划和组织活动的人。
13年12月,公司华东区成立,我第一次见到她;14年3月开始就教育展和她开始有邮件接触;4月陪她去电视台录节目,第一次就节目策划有了深度沟通;5月我作为Event Manager筹备全球商科留学盛典,从策划到邀约一路被骂得狗血喷头,但又在我提交了完整的客户需求调研报告后获得了意外的赞赏;6月开始全面负责总经理职业规划系列沙龙,与她和Mars做了一场又一场的职业规划系列讲座,并在旁仔细听了她如何结合学生性格和需求,给学生做1对1的解读。然后是夏季教育展、美国顶尖寄宿中学Workshop班、新产品的宣传策划、秋季教育展、客户答谢会、华东年会……
我从她身上学到了太多太多东西,养成了「事先预设,事后复盘」的工作习惯。
如果说Holly对我是思路的锻造,那么戴洋则是对我沟通和细节的锤炼。包括如何提炼卖点、宣传品如何呈现、公开演讲需要注意什么、如何对上沟通、对下沟通、平级沟通、对外沟通……而他们俩,目前在一起创业。
大家交情非常好,于是闲散之余也一起吃吃饭。唠嗑之中,我对他们说了目前我的迷茫,他们也对我说了目前他们在努力打造的企业目标和框架。「看得见」、「有温度」、「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三个词完全打动了我。
如果这些都能实现,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企业的人员流动率也没有那么高;
意味着内外客户的满意度是整个公司的最核心要素;
这才是真正的教育企业,这才是「咨询服务」。有点意思,我开始对这家还没开业的公司有了兴趣。
然而初创公司毕竟存在风险,我也不是一个风险承受能力很高的人,于是我要求更加细致地了解关于这个公司的一切。
至今我依然无法想象这四个创始人居然可以在我还没有确定加入的情况下,就向我展示了公司的命名缘由、愿景使命价值观、薪酬架构、各类客户报告模板、人才培养计划、服务流程……
我也无法想象,他们如何在短短的3个月时间,高效地完成了如此庞大的系统建设。这样的导师、这样的理念、这样的运营模式,我完全折服了,正式决定加入。
从小到大我做过很多选择,皆是稳妥并踏实的。而今我选择加入择由,她刚出生,团队也不大,未来也不可知。但是凭着我们这帮人,凭着这样一个100%尊重客户体验的体系,我相信她会越来越好。我也相信,我不做没有把握的选择。